破壞遊戲規則 政府自食苦果
2023年3月2日

撰文:李潤茵   本刊記者

今年是沙田新市鎮,開發踏入50周年。回想半世紀前,這個被視為「典範」的市鎮,初時起動發展,並沒有很順利。

當年,政府庫房緊絀,於是邀請發展商投標,最終四大發展商(恒基牽頭,夥同新世界、新鴻基及長實)組成聯營公司,在城門河附近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;

工程完成後,發展商將70%土地轉交政府,作公營房屋及基建發展用途,餘下部分則留作發展大型私人屋苑「沙田第一城」。時至今日,沙田居住人口超過70萬,約40萬為公屋居民。

啟德夢碎

不過,沙田的成功故事,恐怕無法延續到2023年——「特首先生,求求你了!不要放棄中產。」自從政府公布「簡約公屋」八個選址後,最激動的莫過於啟德業主。

「要知道啟德地段,原本稱為『半豪宅』,樓價絕非便宜,許多小業主買樓,還需要供樓,每月供成兩三萬不等(還有管理費),年期起碼30年。」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,近期接獲不少業主求助。

八十年代從事地產代理,也當過區議員,佘慶雲見盡置業陷阱、協助過負資產人士。

面對啟德CBD前途未卜,佘慶雲透露,「許多啟德業主想放盤」,但求能及早「止蝕」離場。為什麼「成功故事」無法複製呢?小業主現身說法。

無可否認,香港人對城市發展,有套默認的「程序」,「以前,政府跟商界有協商,發展次序都是先建公屋,然後居屋,最後私樓進場——人們是很樂意買的」。

佘慶雲解釋,原因是市民知道該區規劃、公營房屋選址,再自行衡量是否值得購買,「現在完全不知道政府下一步想怎樣!」為加快提供合適單位給劏房戶,「簡約公屋」不同傳統公屋,由於屬於短期用途,所以毋須經過規劃程序,連公眾諮詢都「簡約」。

政府原意良好,但並非沒有「代價」——「啟德引伸的問題,就是發展商投地,日後會更審慎;政府要調整『高地價政策』思維」,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表示。

「高地價」玩完?

曾煥平認為,最立竿見影莫過於小蠔灣流標,該地段作豪宅規劃,「由30幾個意向,最後真正入標只有3個。數月來,接連流標外,很多人忽略即使成功賣地,發展商出價,也是反覆向下﹝表一﹞」。


舉例去年11月,新鴻基以2.96億,投得觀塘安達臣道商業地皮,每呎平均地價為2684元;8月,相同地段、相同用途,領展則以每呎地價5501元投得。換言之,短短4個月,地價大跌逾半!再說,長實投啟德地,也是以8年前水平奪標。

曾煥平說:「全部是知名發展商!為什麼會那麼保守?要知道他們並非今日買地、明天賣樓,由平整到申請樓花,最快都要3年。」

「地產商買地只會看市價。」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告訴記者:「老實說,地產商都『眼利』,個個都識計數,現在只要出高市價少少,已經有機會中!」

換句話說,意味着發展商均認為,現在環境比較差,「如果政府不接受都沒辦法,發展商沒可能合謀,大家向來各有各做」。

發展商看淡?還是心淡?曾煥平分析,「啟德爭議」是轉捩點,發展商投地,原先承擔的風險,就只有市場波動、經濟波動,甚至任何形式的政治波動,「做生意必定有風險,食得鹹魚抵得渴,但不包括政府『走數』啊!」

曾煥平強調,「遊戲規則」很重要,若政策搖擺不定,對發展很危險,「政府出動『獅子山精神』,教發展商以後怎樣投地呢?豪宅地己經要重新評估,我肯定四大會計師行都沒想過」。

針對「簡約公屋」選址啟德世運道爭議,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在社交媒體發文,題為「『獅子山精神』只是嘴上說說的嗎?」,用「道德感召」呼籲社會團結,改善基層生活。

梁志堅說:「所謂『獅子山精神,大家都知道的,會員們都明白政府困難。我們做生意的,難道下下都話有影響咩,也懂顧及大局的,只是希望政府會遵守承諾。」

「只是第二個官員上場,可能又有不同看法。」他無奈:「陳帆(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)都不知答應我多少東西,口頭上有許多承諾,他都同意實行,只是拖慢點罷了!」

影響未來融資

一旦打破遊戲規則,政府也難獨善其身。其實,只要翻查本港公共財政來源,已經知道政府主要收入,長期離不開地產。

由於近期流標項目多,目前連同去年底補地價收入,政府地價總收入,暫為近470億元,僅達預期1200億元的39.2%。

賣地收入大減,導致財政儲備都「響警號」,降至7739億元。而且作為比較,相對2017/18年度,四項主要收入在2021/22年度,也是錄得增長,唯獨「地價收入」例外﹝表二﹞,難怪曾煥平認為,「流標」成為「新常態」,「土地拍賣很難『復常』」。

不復常有什麼問題?由於發展規劃,許多時候環環緊扣,需要不同持份者參與,政府玩「獨腳戲」未必是好事。日前,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撰文,就提及「西九文化區」這個「反面教材」。

她憶述,早於2008年,政府已經撥款216億元給西九文化管理局,「但其實早已花光」,原因是西九文化管理局,一來、曾與多個建築工程承判商發生訴訟,被追討欠款達數千萬元;二來、轄下文化設施,於財政上根本無法自給自足,甚至出現赤字。

直至2017年,政府給予西九文化管理局土地權益,使其可以發展酒店、寫字樓、娛樂區及購物中心等,讓其自行營運創造收入。

葉劉淑儀得出結論,就是「由此可見香港的發展,根本離不開公私營合作」,以及「假如政府與發展商,以合作模式發展(西九),其發展速度將會更快」。

在商言商,合作的前題要有信任基礎,以及有規有矩。未來,政府仍然有許多大型基建工程準備上馬,包括「北部都會區」及「明日大嶼」,兩者融資額都不少。

以大嶼山東部「人工島」為例,現時估價暫為5800億元,該1000公頃填海土地,政府已經公開表示,相信日後賣地收入,足以支付這筆龐大開支。現在看來,發展商還會「願者上釣」嗎?

曾煥平說:「政府聲稱『明日大嶼』將會有交通網絡,但你認為發展商會不會相信呢?現在會先看到基建落成,才決定會否購買,以及出價多少。」

「發展商都是做生意,現時息口高、全世界通脹,建築費很貴,正所謂『豉油貴過隻雞』!」「明日大嶼」開支原打算靠賣地及舉債,若無法如願,最終有機會靠「加稅」。

——節錄自3月號《信報財經月刊》